养老产业前景看好,为什么呢?1. 政策倾斜。去年,养老”被定调为最大的民生问题之一,讨论议题包括要求大力支持社区养老服务业发展、扩大长期护理保险试点、继续提高退休人员养老金等,这些会很大程度上刺激供给端,解决支付能力不足问题。2. 国内老龄化趋势日益明显,养老需求巨大。目前,中国65岁人以上人口占比约12%,按国际上的定义7%即为老龄化社会,中国已然进入人口老龄化,养老产业潜在市场空间达到 5110 亿元,其中,居家养老 3101 亿元,机构养老 1283 亿元,社区养老 725 亿元。 因此,我们认为养老产业的政策变化和市场需求会带来较好的投资机会。建议投资者关注医养结合和社区养老模式。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频现“养老”一词,主要政策变化是降低企业负担提高养老支付能力以及大力支持发展高性价比的社区养老服务。此外,两会期间多部委领导针对养老民生问题发言,直指养老服务供给不足和支付能力不足问题,说明养老民生问题突出,国家重视程度提升明显。
中国目前已进入老龄化社会,截至 18 年底,我国大陆地区
65 岁及以
上老年人口达 1.67 亿,占总人口比重为 11.9%,预计 2025 年中国将进入深度老龄化阶段,老龄化速度和日本相当。中国“未富先老”矛盾突出,
养老供需矛盾严峻,按“9073”发展目标计,居家、社区和机构养老合计潜在市场空间可超 5000 亿,养老产业面临蓬勃发展机遇。
从人口结构、人口密度、社会模式等方面看,日本的养老产业对中国具有较大的借鉴意义。日本养老产业市场规模超
7000 亿人民币, 2000~2016 年复合增速达 7.6%,远超日本 GDP 增速,其产业的快速发展主要依赖于介护保险制度的快速推行。日本养老以居家养老为主,和国内接近,随国内支付能力提升,长期照护从业人员规范化和专业度提升,
未来国内养老产业借鉴日本发展可能性较大。
目前国内养老模式仍以居家为主流,人数占比约为 96%,该模式对上门医疗、家政和康复服务等需求最大,南京新百旗下安康通已有成熟的商业模式。国内社区养老占比约 1%,其特点是负担低、专业化和响应快,
未来有望在政策支持下快速发展,相关标的为凤凰股份、南京新百。国内机构养老占比约 3%,目前高端机构相对盈利模式清晰,主要案例是宜华健康旗下的亲和源。
国内老龄化趋势日趋明显,养老需求巨大,产业潜在空间超 5000 亿而养老产业供不应求现象明显,支付能力不足问题正逐步改善,政策也支持供应端扩大供给。我们认为今年养老产业在支付和供给端的政策边际变化带来较好的养老主题投资机会。建议投资者关注个股:南京新百(居家社区养老)、宜华健康(机构、医养结合)、双箭股份(机构养老)、新华锦(机构养老)、湖南发展(机构、医养结合)、澳洋健康(医养结合) 凤凰股份等(社区、医养结合)。
政策出台和落地进度不及预期;养老金和长期护理保险持续支付能力不足风险;养老配套专业从业人员不足制约产业扩展风险。